牛骨文教育服务平台(让学习变的简单)
博文笔记

mysql的概念以及mysql架构分析

创建时间:2017-09-26 投稿人: 15573752180 浏览次数:337

mysql是目前最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在WEB应用方面MySQL是最好的RDBMS(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之一。在给大家分享之前,先介绍下 小编组织的一个学习交流企鹅群:526929231 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都可以在群里问,学习气氛很好,众多大神都很热情。群文件里面也有各种全面的python资料,以及自动化运维学习资料,是一个非常适合学习的地方,小编期待大家的加入,大家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mysql的概念以及mysql架构分析

mysql逻辑结构

从图中可以看到MySQL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连接池

管理服务和工具组件

SQL接口

查询分析器

优化器

缓存

插入式存储引擎

物理文件

物理结构:

mysql软件(mysqld)+配置文件+mysql数据文件(磁盘上的文件:datadir)

逻辑的架构:

mysql架构

实例(mysqld_process)+memory+datadir

整体结构:

物理+逻辑(实例)=mysql

数据库 --理解为磁盘上面的文件

实例 --运行中mysqld+memory

mysql中是一个实例对应多个物理库

存储引擎、

存储引擎就是指表的类型以及表在计算机上的存储方式。

mysql存储引擎有很多但是最常用的肯定是innoDB引擎,从5.5.5开始默认的mysql存储引擎就是InnoDB

  • innoDB存储引擎简介

    除了MyISAM外,使用最为广泛的存储引擎,由第三方公司开发,和mysql遵守相同的开源许可协议。

    支持事务安全

    数据多版本读取

    锁定机制的改进

    实现外键

    它有表空间的概念,但与oracle表空间相比又有较大的不同,首先,innodb的表空间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共享表空间,也就是所有数据都被存放在同一个表空间(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中,通过innodb_data_file_path来指定,增加数据文件须要停机重启。另外一种是独享表空间,也就是每个表的数据和索引都存放在一个单独的.ibd文件中。

  • 事务的4个特性(commit/rollback):

  • 1、数据完整性 事务完成之后,它对于数据的修改是永久性的,即使出现系统故障也能够保持2、一致性 在事务开始和完成时,数据都必须保持一致状态。这意味着所有相关的数据规则都必须应用于事务的修改,以保持数据的完整性;事务结束时,所有的内部数据结构(如B树索引或双向链表)也都必须是正确的。3、隔离性 数据库系统提供一定的隔离机制,保证事务在不受外部并发操作影响的“独立”环境执行。这意味着事务处理过程中的中间状态对外部是不可见的,反之亦然。4、原子性 事务是一个原子操作单元,其对数据的修改,要么全都执行,要么全都不执行
  • 查看存储引擎命令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storage%"; --查询当前mysql支持的储存引擎+----------------+--------+| Variable_name | Value |+----------------+--------+| storage_engine | MyISAM |+----------------+--------+1 row in set (0.00 sec)mysql> show engines; -查询当前库中支持存储引擎
  • 更改默认的存储引擎

# vim /data2/my.cnf --静态修改default-storage-engine=innodb#重启mysql/etc/init.d/mysqld stop/etc/init.d/mysqld start
  • 测试innodb事务:

    事务的4个特性(commit/rollback):

    1、数据完整性

    2、一致性

    3、隔离性

    4、原子性

innodb与myisam的区别mysql> use aaaa;mysql> create table t1(id int) engine=myisam; #设置t1表格为Myisam引擎mysql> create table t2(id int);mysql> create table t3(id int);关闭自动提交功能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autocommit";+---------------+-------+| Variable_name | Value |+---------------+-------+| autocommit | ON |+---------------+-------+1 row in set (0.01 sec)mysql> set session autocommit=off; #关闭自动提交功能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mysql> insert into t2 set id=1;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0 sec)事务有隔离性 ,mysql> commit; 提交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4 sec)不提交 看不到

mysql的概念以及mysql架构分析

mysql的概念以及mysql架构分析

  • 回滚

mysql的概念以及mysql架构分析

  • innodb数据存储的方式

mysql的概念以及mysql架构分析

总结:

在上图中可以看到数据先到buffer_pool(缓存池中)当我们commit的时候才会保存到硬盘当中,也就是说如果数据在保存到磁盘成功之后才算一个事务完成

  • innodb存储引擎的配置参数

innodb存储引擎的配置参数: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2G --innodb的数据缓冲大小(索引+数据),一般是物理的%50-%80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 = 90 --缓冲区的脏块达到90%写回磁盘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1 --1时只要commit会强制把事务日志写回磁盘,0时只要commit把日志写至操作系统缓冲区,等待操作写盘,2时当commit延迟1秒写出回磁盘innodb_log_buffer_size = 8M --事务日志文件的缓冲大小innodb_data_file_path = ibdata1:100M:autoextend --innodb数据文件innodb_log_file_size = 256M --日志文件大小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 3 --有三组日志innodb_data_home_dir =/abc --数据文件存储的根目录,不写路径默认存储在datadir中innodb_log_group_home_dir= --事务日志的存储根目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牛骨文系教育信息发布平台,牛骨文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