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骨文教育服务平台(让学习变的简单)
博文笔记

常用的垃圾回收算法

创建时间:2015-10-12 投稿人: 浏览次数:1375
  1. 引用计数法(Reference Counting) java垃圾回收器中,没有使用这种算法。 缺点:a. 无法处理循环引用的情况    b. 引用计数器在每次因引用和消除的时候,需要伴随一个加法和减法操作,对系统性能有一 定的影响
  2. 标记清除法(Mark-Sweep)             标记所有从根节点开始的可达对象。所以未被标记的对象就是未被引用的垃圾对象,然后就会在清除阶段清除所有未被标记的对象。 缺点:会产生空间碎片
  3. 复制算法(Copying)                            思想:将原有的内存空间分为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的一块,在垃圾回收时,将正在使用的内存中的存活对象复制到未使用的内存块中,之后,清除正在使用的内存块中的所有对象,交换两个内存的角色,完成垃圾回收。 优点:a.如果系统中垃圾对象较多,需要复制的存活对象数量就会相对较少,所以效率比较高。    b.在回收过程中,存活的对象统一被复制到新的内存空间中,所以,可确保回收后的内存空间是没有碎片的。 缺点:内存被折半。 注意:复制算法比较适用于新生代,因为在新生代,垃圾对象同城会多于存活对象,复制算法的效果会比较好。
  4. 标记压缩法(Mark-Compact)                            它不是简单的清理未被标记的对象,而是将所有的存活对象亚索到内存的一端。之后清理边界所有的空间。这种算法既避免了碎片的产生,又不需要两块相同的内存空间,因此,其性价比较高。 适用于老年代的回收算法
  5. 分代算法(Generational Collection)                            思想:将内存区间根据对象的特点分成几块,根据每块内存区间的特点,使用不同的回收算法,以提高垃圾回收的效率。
  6. 分区算法(Regin)                            思想: 将整个堆空间划分成连续的不同小区间,每个小区间都独立使用,独立回收。 优点:可以控制一次回收多少个小区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牛骨文系教育信息发布平台,牛骨文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