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骨文教育服务平台(让学习变的简单)
博文笔记

python网络爬虫学习(四)正则表达式的使用之re的其他方法

创建时间:2016-05-26 投稿人: 浏览次数:1407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学习了re的match方法,那么掌握了match方法,其他的方法学起来就相对轻松许多,下面对这些方法进行介绍

re.search

search方法与match方法最大的不同在于,match方法要求必须是从字符串的起始开始匹配,而search则会扫描整个字符串进行匹配。下面给出示例代码:

# -*-coding=utf-8 -*-
import re
pattern=re.compile(r"world")
match=re.search(pattern,r"hello world")
if match:
    print match.group()
else:
    print "匹配失败"

运行结果

world

re.split

split方法是按能够匹配的字符串将string分割,以列表形式返回

pattern3=re.compile(r"d+")//匹配到数字,分割
match3=re.findall(pattern3,r"one1two2three2four")
print match3

结果

["one", "two", "three", "four"]

re.findall

搜索string,以列表返回所有匹配的字符串

pattern3=re.compile(r"d+")
match3=re.findall(pattern3,r"one1two2three2four")
print match3

结果

["1", "2", "3"]

re.finditer

搜索string,返回一个顺序访问每一个匹配结果(Match对象)的迭代器

for match4 in re.finditer(pattern4,r"one1two2three3four"):
    print match4.group()

结果

1
2
3

re.sub(pattern, repl, string[, count])

sub方法使用repl替换string中每一个匹配的子串后返回替换后的字符串。
当repl是一个字符串时,可以使用id或g、g引用分组,但不能使用编号0。
当repl是一个方法时,这个方法应当只接受一个参数(Match对象),并返回一个字符串用于替换(返回的字符串中不能再引用分组)。
count用于指定最多替换次数,不指定时全部替换,代码示例:

s=r"i say,hello world"
pattern=re.compile(r"(w+) (w+)")
match=re.sub(pattern,r"2 1",s)
print match

运行结果

say i,world hello

re.subn

返回sub替换的次数

count=re.subn(pattern,r"2 1",s)
print count

运行结果

("say i,world hello", 2)

如果只需要次数,代码如下:

count=re.subn(pattern,r"2 1",s)
print count[1]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牛骨文系教育信息发布平台,牛骨文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