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简介及配置文件详解
一 Nginx简介
Nginx是一款开源代码的高性能HTTP服务器和反向代理服务器,同时支持IMAP/POP3/SMTP代理服务
1.Nginx工作原理 Nginx由内核和模块组成,完成工作是通过查找配置文件将客户端请求映射到一个location block(location是用于URL匹配的命令),location配置的命令会启动不同模块完成工作。
Nginx模块分为核心模块,基础模块和第三方模块。 核心模块:HTTP模块、EVENT模块(事件)、MAIL模块。
基础模块:HTTP Access模块、HTTP FastCGI模块、HTTP Proxy模块、HTTP Rewrite模块。
第三方模块:HTTP Upstream Request Hash模块、Notice模块、HTTP Access Key模块。
2.性能优势
web服务器,处理静态文件、索引文件以及自动索引效率高。
代理服务器,快速高效反向代理,提升网站性能。
负载均衡器,内部支持Rails和PHP,也可支持HTTP代理服务器,对外进行服务。同时支持简单容错和利用算法进行负载均衡。
性能方面,Nginx专门为性能设计,实现注重效率。采用Poll模型,可以支持更多的并发连接,并在大并发时占用很低内存。
稳定性方面,采用分阶段资源分配技术,使CPU资源占用率低。
高可用性方面,支持热备,启动迅速。
二 Nginx编译安装,配置文件详解 1.Nginx安装

配置文件主要由四部分组成:main(全区设置),server(主机配置),upstream(负载均衡服务器设置),和location(URL匹配特定位置设置)。 1)全局变量
1.Nginx工作原理 Nginx由内核和模块组成,完成工作是通过查找配置文件将客户端请求映射到一个location block(location是用于URL匹配的命令),location配置的命令会启动不同模块完成工作。
Nginx模块分为核心模块,基础模块和第三方模块。 核心模块:HTTP模块、EVENT模块(事件)、MAIL模块。
基础模块:HTTP Access模块、HTTP FastCGI模块、HTTP Proxy模块、HTTP Rewrite模块。
第三方模块:HTTP Upstream Request Hash模块、Notice模块、HTTP Access Key模块。
2.性能优势
web服务器,处理静态文件、索引文件以及自动索引效率高。
代理服务器,快速高效反向代理,提升网站性能。
负载均衡器,内部支持Rails和PHP,也可支持HTTP代理服务器,对外进行服务。同时支持简单容错和利用算法进行负载均衡。
性能方面,Nginx专门为性能设计,实现注重效率。采用Poll模型,可以支持更多的并发连接,并在大并发时占用很低内存。
稳定性方面,采用分阶段资源分配技术,使CPU资源占用率低。
高可用性方面,支持热备,启动迅速。
二 Nginx编译安装,配置文件详解 1.Nginx安装
2.Nginx配置文件(/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安装部署nginx所用到的安装工具和相关库
#默认安装的http_rewrite_module(使用正则对请求重写)需pcre库
#默认安装的httP_gzip_module(Gzip压缩)需zlib库
#安装http_ssl_module(HTTPS/SLL)需openssl库
yum -y install gcc pcre pcre-devel zlib zlib-devel openssl openssl-devel
#下载nginx源码包,并解压
wget http://nginx.org/download/nginx-1.10.3.tar.gz
tar -zxvf nginx-1.10.3.tar.gz
cd nginx-1.10.3
#设置参数 参数具体参考《Nginx编译参数》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nginx
--with-http_ssl_module
#编译并安装
- make && make install
配置文件主要由四部分组成:main(全区设置),server(主机配置),upstream(负载均衡服务器设置),和location(URL匹配特定位置设置)。 1)全局变量
2)事件配置
#Nginx的worker进程运行用户以及用户组
#user nobody nobody;
#Nginx开启的进程数
worker_processes 1;
#worker_processes auto;
#以下参数指定了哪个cpu分配给哪个进程,一般来说不用特殊指定。如果一定要设的话,用0和1指定分配方式.
#这样设就是给1-4个进程分配单独的核来运行,出现第5个进程是就是随机分配了。
eg:#worker_processes 4 #4核CPU
#worker_cpu_affinity 0001 0010 0100 1000
#定义全局错误日志定义类型,[debug|info|notice|warn|crit]
#error_log logs/error.log info;
#指定进程ID存储文件位置
#pid logs/nginx.pid;
#一个nginx进程打开的最多文件描述符数目,理论值应该是最多打开文件数(ulimit -n)与nginx进程数相除,但是nginx分配请求并不是那么均匀,所以最好与ulimit -n的值保持一致。
- #vim /etc/security/limits.conf
- # * soft nproc 65535
- # * hard nproc 65535
- # * soft nofile 65535
# * hard nofile 65535
worker_rlimit_nofile 65535;
3)http参数
events {
#use [ kqueue | rtsig | epoll | /dev/poll | select | poll ]; epoll模型是Linux 2.6以上版本内核中的高性能网络I/O模型,如果跑在FreeBSD上面,就用kqueue模型。
use epoll;
#每个进程可以处理的最大连接数,理论上每台nginx服务器的最大连接数为worker_processes*worker_connections。理论值:worker_rlimit_nofile/worker_processes
#注意:最大客户数也由系统的可用socket连接数限制(~ 64K),所以设置不切实际的高没什么好处
worker_connections 65535;
#worker工作方式:串行(一定程度降低负载,但服务器吞吐量大时,关闭使用并行方式)
#multi_accept on;
}
4)虚拟主机基本设置
#文件扩展名与文件类型映射表
include mime.types;
#默认文件类型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 #日志相关定义
-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
#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定义日志的格式。后面定义要输出的内容。
#1.$remote_addr 与$http_x_forwarded_for 用以记录客户端的ip地址;
#2.$remote_user :用来记录客户端用户名称;
#3.$time_local :用来记录访问时间与时区;
#4.$request :用来记录请求的url与http协议;
#5.$status :用来记录请求状态;
#6.$body_bytes_sent :记录发送给客户端文件主体内容大小;
#7.$http_referer :用来记录从那个页面链接访问过来的;
#8.$http_user_agent :记录客户端浏览器的相关信息
#连接日志的路径,指定的日志格式放在最后。
#access_log logs/access.log main;
#只记录更为严重的错误日志,减少IO压力
error_log logs/error.log crit;
#关闭日志
#access_log off;
#默认编码
#charset utf-8;
#服务器名字的hash表大小
server_names_hash_bucket_size 128;
#客户端请求单个文件的最大字节数
client_max_body_size 8m;
#指定来自客户端请求头的hearerbuffer大小
client_header_buffer_size 32k;
#指定客户端请求中较大的消息头的缓存最大数量和大小。
large_client_header_buffers 4 64k;
#开启高效传输模式。
sendfile on;
#防止网络阻塞
tcp_nopush on;
tcp_nodelay on;
#客户端连接超时时间,单位是秒
keepalive_timeout 60;
#客户端请求头读取超时时间
client_header_timeout 10;
#设置客户端请求主体读取超时时间
client_body_timeout 10;
#响应客户端超时时间
send_timeout 10;
#FastCGI相关参数是为了改善网站的性能:减少资源占用,提高访问速度。
fastcgi_connect_timeout 300;
fastcgi_send_timeout 300;
fastcgi_read_timeout 300;
fastcgi_buffer_size 64k;
fastcgi_buffers 4 64k;
fastcgi_busy_buffers_size 128k;
fastcgi_temp_file_write_size 128k;
#gzip模块设置
#开启gzip压缩输出
gzip on;
#最小压缩文件大小
gzip_min_length 1k;
#压缩缓冲区
gzip_buffers 4 16k;
#压缩版本(默认1.1,前端如果是squid2.5请使用1.0)
gzip_http_version 1.0;
#压缩等级 1-9 等级越高,压缩效果越好,节约宽带,但CPU消耗大
gzip_comp_level 2;
#压缩类型,默认就已经包含text/html,所以下面就不用再写了,写上去也不会有问题,但是会有一个warn。
gzip_types text/plain application/x-javascript text/css application/xml;
#前端缓存服务器缓存经过压缩的页面
gzip_vary on;
#虚拟主机定义
server {
#监听端口
listen 80;
#访问域名
server_name localhost;
#编码格式,若网页格式与此不同,将被自动转码
#charset koi8-r;
#虚拟主机访问日志定义
#access_log logs/host.access.log main;
#对URL进行匹配
location / {
#访问路径,可相对也可绝对路径
root html;
#首页文件。以下按顺序匹配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
#错误信息返回页面
#error_page 404 /404.html;
# redirect server error pages to the static page /50x.html
#
error_page 500 502 503 504 /50x.html;
location = /50x.html {
root html;
}
#访问URL以.php结尾则自动转交给127.0.0.1
# proxy the PHP scripts to Apache listening on 127.0.0.1:80
#
#location ~ .php$ {
# proxy_pass http://127.0.0.1;
#}
#php脚本请求全部转发给FastCGI处理
# pass the PHP scripts to FastCGI server listening on 127.0.0.1:9000
#
#location ~ .php$ {
# root html;
# fastcgi_pass 127.0.0.1:9000;
# fastcgi_index index.php;
# fastcgi_param SCRIPT_FILENAME /scripts$fastcgi_script_name;
# include fastcgi_params;
#}
#禁止访问.ht页面 (需ngx_http_access_module模块)
# deny access to .htaccess files, if Apache"s document root
# concurs with nginx"s one
#
#location ~ /.ht {
# deny all;
#}
}
#HTTPS虚拟主机定义
# HTTPS server
#
#server {
# listen 443 ssl;
# server_name localhost;
# ssl_certificate cert.pem;
# ssl_certificate_key cert.key;
# ssl_session_cache shared:SSL:1m;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牛骨文系教育信息发布平台,牛骨文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上一篇: 关于C++的new是否会对内存初始化的问题
- 下一篇: 动态数组的实现-Arr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