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骨文教育服务平台(让学习变的简单)
博文笔记

【缓存技术原理】浏览器端缓存机制详解

创建时间:2016-07-25 投稿人: 浏览次数:160

浏览器缓存是浏览器端保存数据用于快速读取或避免重复资源请求的优化机制,有效的缓存使用可以避免重复的网络请求和浏览器快速地读取本地数据,整体上加速网页展示给用户。浏览器端缓存的机制种类较多,总体归纳为九种,这里详细分析下这九种缓存机制的原理和使用场景。打开浏览器的调试模式->resources左侧就有浏览器的8种缓存机制。

 

第一种 Http缓存

    chrome控制台下的Frames即展示的是浏览器的http文件级缓存。http缓存是基于HTTP协议的浏览器文件级缓存机制。(如: Expires; Cache-control等)估计大多数人很少说客户端缓存,包括我在内。那是因为我们编程时基本不考虑客户端缓存,书上也写得少。其实浏览器自动会管理缓存,但了解它至少知道有这么回事,有事编程还要控制客户端缓存。浏览器缓存就是当你打开一个网页,浏览器会自动下载副本到你电脑上,就相当于你另存为网页到某个地方而已,只不过这里是自动而已。当然不是浏览器能把各种 网页都能下载到本地电脑上,它是有特殊情况。一般html,后者request是get请求,而post一般不缓存。(这个后面会说到)当然客户端缓存是否需要是可以在服务端代码上控制的。那就是响应头。响应头告诉缓存器不要保留缓存,缓存器就不会缓存相应内容;如果请求信息是需要认证或者安全加密的,相应内容也不会被缓存;

但是也有非HTTP协议定义的缓存机制,如使用HTML Meta 标签,Web开发者可以在HTML页面的<head>节点中加入<meta>标签,代码如下:

html code

<META HTTP-EQUIV="Pragma" CONTENT="no-cache">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牛骨文系教育信息发布平台,牛骨文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