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朱砂写“人”字,多地举行的新生“开笔礼”,原来不是传统礼仪
今天是9月1日,全国中小学今天正式开学。8月31日,江苏省南京夫子庙小学在夫子庙“天下文枢”广场举行“开笔礼”、赠书、学礼仪等仪式,纪念年级新生正式入学。 (来自:乙图)
据悉,2006年,夫子庙小学举行了第一届“开笔礼”仪式,今年已经是第15届。校方解释是通过仪式,引导孩子学做人做好人好读书读好书。 (来自:乙图)
开笔礼也称"破蒙",通常孩子们在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床来到学校,由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教读书、写字,然后参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学读书。 (来自:乙图)
由于开笔礼都是穿着汉服,点朱砂,用毛笔写字,在很多人眼中,开笔礼是一项古老的仪式。其实不然,开笔礼是现代兴起的一种礼仪,是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其仪式是根据一些传统的习俗构拟而来。 (来自:乙图)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的教授彭林曾这么评价开笔礼,"所谓开笔礼是今年地方上创造的礼。"还有专家表示,中国现行的学制就是从西方传来的,中国过去也没有学期、学年的概念,因此,开笔礼并不是中国的传统。 (来自:乙图)
南京夫子庙小学能够坚持15年的确不容易,虽然“开笔礼”只是一个仪式,但对孩子们来说的确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这也是当下“开笔礼”在全国多地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你怎么看? (来自:乙图)
图为南京夫子庙小学开笔礼现场,孩子们展示自己写的“人”字。 (来自:乙图)
图为广西融安小学生身着传统汉服举行“开笔礼”迎开学。 (来自:乙图)
图为广西融安小学生身着传统汉服举行“开笔礼”。 (来自:乙图)
图为广西桂林一小学举行的“开笔礼”上,老师帮孩子点朱砂。 (来自:乙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牛骨文系教育信息发布平台,牛骨文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