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独特
学科思政的独特性是什么?在不改变语文学科属性的前提下,思政元素如何挖掘?如何提升语文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围绕语文学科思政教学相关问题,西安市王吾堂"名师+"研修共同体的成员,结合陕西省规划课题"语文学科思政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现将部分成员的所思所想分享给教育同仁。 "源头活水"何处寻,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吾堂名师工作室成员解码语文学科思政
王吾堂,陕西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市首批中小学名师,陕西省"千人计划"特支项目"教学名师领军"人才,兼任西安市教科所规划办课题研究指导、评审专家、西安市教育督学、陕西省中小幼教师和校园长培训评估专家、陕西师大硕士生导师、陕师大文学院特聘教授、人教社教材培训专家。出版个人专著《王吾堂语文理念与实践》等书籍十余部(册),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6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0余篇。
记者:每个学科思政教育都有其独特性,如何将语文课的思政教育与思政课的思政教育进行有效区分,体现出语文学科思政教育的独特性呢?
王吾堂:学科思政是立足于学科教学,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实现思政教育的理念、目的、手段、任务、目标和效果的一种学科内思政教育,其根本特征就是"在学科教学中",不仅"不改变学科教学属性",还要在强化"学科教学的价值和效果"的前提下实现学科教学的育魂功能。具体来说,单纯的学科教学是教人以知识和能力,使学生习得和掌握生命成长、社会参与、建功立业的关键能力;而学科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则是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发掘学科内在的思政元素和思政价值,在完成学科教学内容、实现学科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社会责任、道德规范、法治意识、思维品质、科学精神、创新勇气等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
语文学科是最富有思政价值的一门学科。就今天的语文概念来说,尤其是语文学科所使用的教材内容来说,选文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有诗歌等文学体裁,有传记等实用类文本,还有社会学、地质学等人文学科或自然学科的论述类、说明类文本,也有文艺性说明文等一些跨界类文本,但不论是何种文本,哪怕是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的论文,其文本学的特征包括章法、结构、语言、修辞等形式上的元素,当然是语文意义上应该修习的内容,其文本所蕴含的内涵、情感和思想意义,也是语文学科的范畴之内应该修习和践行的内容和价值。
语文独特在于其富有思政价值.